EN
夏季高溫的問題,一直是台灣農業最為惱人,且也是各產官學界不斷地在深入探討的整體農業事業發展的侷限之一。所以如何讓作物在逐漸高溫的栽培環境,能夠讓作物的適應能力更佳且維持該有的生長態勢,所以初夏的營養管理上如果可以確實且用心的話,一般都可以使作物在短暫逆境的抗壓能力增加,除了氮、鉀素的調整以外,鈣與硼又對植體結構及內生荷爾蒙的合成有關,如果可以在施肥的過程中適當的補充鈣素,對於葉片表皮蠟質有累積的合成有關,而表皮蠟質堆積又與抗旱耐熱的作用有關。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除了要注意肥培管理的要點外,還要注意到田間水分的的散失問題,以避免乾旱可能會造成的乾旱逆境。主因在於氮素供給過量的情況下,造成質地較為鬆軟,結構性組織不夠強健,所以應該注意指數生長期中後,應該要注意將氮素的供給減少,或者要注意氮、鉀的比例調配上要更合乎作物所需;鉀肥與植物的組織結構合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並且對於植體內的多醣體累積與纖維質合成有幫助,可以幫助作物的直立性較佳,不至於產生嚴重的軟伏。而且也與植株的午間休眠、短暫缺水問題有改善的幫助。
即將步入夏季前的氣候,逐漸的水氣漸重,伴隨的一陣一陣的熱浪;在較長的雨季時期,作物的葉子會因為暫時的低照度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徒長問題,等到天氣轉為晴天時,照度突然變為強烈;在陰雨天造成的徒長葉,因為革質化的情況較差,質地鬆散且機械性結構不足以抵抗突如其來的短暫逆境,常常會造成葉片因為日照問題的損傷。所以隨著氣溫變高,作物生長越趨旺盛,應該要調整營養元素的比例;並且逐量的將鉀的比例提高,並且注意鈣素的補充;鉀有助於短時間的缺水逆境,而鈣有助機械性強度。
隨著逐漸地步入五月之際,氣溫逐漸增高的初夏時節,並且隨著降雨量的增加,有短暫的豪大雨、梅雨或各類鋒面所造成的各種下雨天氣,都是此時期常見的型態;初期時而溫和但夜溫又會稍冷涼,亦或短暫時期的高溫多濕等多變化的氣候對於大多數的作物來說,溫和的氣候也是最適合生長發育,當然對於多種病蟲害來說,此時期也是極為適合繁衍的時節;利基於營養管理的角度來說,此時期有許多作物都是逐漸茁壯之期,而對於短期作物或一期稻作來說則是逐漸進入成熟期,應該要注意採收前的保護工作。
一般春天若有施用基礎肥的作物在蓋完表土後,可以斟酌施用具有開根效果的營養劑,包含各類海藻萃取物資材,以促進具有吸收能力的根毛之新生根系的生長,尤其是春季播種的各類葫蘆科、茄科作物等長期栽培且需連續採收的作物。而屬於淺根型或各類鬚根系等作為短期栽培的宿根作物,例如韭菜亦可透過使用具開根作用的營養劑施用管理,幫助作物在短時間內可以有效的協助根系發育健壯,除了有助於定植後的植株迅速恢復株勢以外,更有助作物的營養吸收效能,使生長品質增加,提高收穫後的農產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