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高溫的環境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生長發育障礙,常發生的問題大多是作物因為高溫引起植體不同程度的蛋白質變性所造成的生育劣變,所以透過此特性,可以從其所造成原因去改善高溫障礙所產生的生育劣變情況,但要有個基本的認知是,任何的外加手段都只是暫時性的,並無法以一次處理即可一勞永逸,這是使用植物營養劑的基本概念。而如果是因為高溫造成的蛋白質變性問題,一般都可以透過施用各種萃取過後的胺基酸營養劑去做管理,胺基酸等萃取劑也因其萃取後的質地,分有地面灌溉與葉面可施用型。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所以這也是大多數設施栽培的會受到重視的原因之一,但設施栽培的微氣候條件,亦常常受到不同的設施結構的問題,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微氣候差異情況,並且這些結構性的問題常發生側邊遮蔽、水牆與風扇端、通風扇擾流、進出口的病蟲害管制問題等等都可能造成設施內的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反應在植株的本身外表特徵。因此,在面對種種物理性的改善都無法避免作物不同程度的熱障礙發生時,就要視其不適應徵狀的表現而去施用相對應的肥料或植物營養劑,透過補充方式去降低作物不適應徵狀。
所以面對高溫所可能造成的各種發育障礙,比較積極的做法應該是挑選適當的栽培品種,也就是適應當時的氣候、環境等條件的栽培品種進行栽培,即是所謂的適地適種。例如:夏季氣溫高,應該選擇適應高溫的熱帶作物或是高溫耐受性佳的品種,相反的於冬季則應該選擇溫帶作物或低溫耐受性佳者,這才是比較積極的作法。而介於不耐低溫,但對短暫性的高溫會產生不適應徵狀的作物,則可以透過改善栽培環境的方式去處理,例如商業價值較高的茄瓜類作物,可以透過設施栽培的模式改善其不適應徵狀。
夏季高溫在作物生長發育上,有可能發生的問題大致上都是以高溫所造成的生長障礙為主,生長障礙一班都是作物由植物體直接表現出對不適環境的反應,另外高溫或低溫亦可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旺盛,站在商業生產的角度來看,如果已經影響到作物應該表現在商業栽培所應該帶來的品質或產量的角度來看,在程度上都會視為是一種障礙。而一般在台灣則可能在夏季時刻剩下高溫期造成的葉片發育不正常、夏季瓜果的著果率下降、土溫因為日照曝曬造高溫情況,而影響根系發育等大部分高溫所造成的情況。
溫室通風,可以促進室內的氣流擾動,有助於各類溫室著果類的著果效率。並且可以降低溫室內授粉昆蟲的死亡率,因為大多數的授粉昆蟲都為蜜蜂,室內的通風而降低室溫是可以保護昆蟲延長其壽命的方式之一。而空氣流動亦可以促進作物葉片的蒸散作用,蒸散作用影響作物根系吸收水分與溶於水中的各類礦物營養成分,所以影響著作物對營養物質的攝取效果。而且空氣擾動的好處亦可以降低植株間微氣候型態的優化,可以讓植株間的相對濕度降低,因為大多數的病害都是高溫多濕環境下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