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新知

入梅的營養管理措施(續)

2017.05.24

所以在適當的環境與氣候條件之下,選擇適當的作物品種是成功栽培的一項重要前置工作,尤其是入梅後緊接著是盛暑時期,選擇抗熱、抗旱、耐淹水與抗病蟲害的品種,才是真正使得農事作業事半功倍的重要原因之一。入梅前後要注意到的肥培管理重點在於避免使植株的營養生長過於旺盛,也就是說避免在入梅前大量施放氮素營養,尤其是夏季氣溫高又遇雨量充足,很多作物因為氮素攝取效率極佳,容易造成氮素過量所引起之各種之理想農、園藝所追求的品質條件相違背,也能避免後續的不利徵狀。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入梅的營養管理措施(續)

2017.05.22

梅雨季是接著初夏時期的作物養護工作,所以梅雨期間的作物是否可以適應著短暫卻連續的陰雨氣候,確實還是要在初夏時期即做好;不外乎根系的健全、植株的強健性、田間與設施的排水措施要完整等。當然田間與設施的排水措施部分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例如雨季或好下雨的環境,且地下水位高不易排水的地區就應該選擇作為高畦,所以田間的整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依照栽培的環境與作物種類做適當的調整。另外栽培的工作從選擇苗株品系開始,就應該要選拔抗性品種,適地適種。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入梅的營養管理措施

2017.05.18

五月份開始,將步入台灣的梅雨季節,每波鋒面的到來,快則一至兩天的影響,慢則近一個禮拜的綿綿降雨。梅雨期間,伴隨著照度不足、田間土壤的含水量過高、淹水逆境、氣溫突降等衍生出的作物徒長問題、根系缺氧而生育敗壞、病害與各種複合型生理障礙等。為了避免上述的各類作物的不適反應,不外乎從田間的基本管理著手,例如病蟲害防除、營養管理措施以及田間栽培地的設施建置等等。例如多種因為低溫多濕所造成的細菌性或真菌性病蟲害應該要在梅雨季節來襲前作預防性的保護噴灑作業。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初夏的作物栽培管理(續)

2017.05.15

初夏栽培過程之合理化的營養管理,除了有助於作物維持正常的營養生長需求以外,也比較不易發生營養過剩或缺失的問題。由特別注意,接進入梅前的營養管理,應注意將氮素比例調低,可以在氣象局發布梅雨鋒面襲來之前,施用高鉀素的肥料,刺激作物對氮素的攝取量,避免可能的長期雨季對作物造成了因為低照度所引發的徒長情況,並且應該要注意到鈣元素的補充,以期待陰雨過後的突然高照度與高溫所造成的不好效應,使作物可能因為低照度所引起的組織鬆散,又受到不適氣候影響造成葉頂燒。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初夏的作物栽培管理

2017.05.11

因此如何在步入炎炎夏日的前管理作業,也是關係到後續遇到盛暑時期,作物對於環境逆境的抵抗能力的提升有著很深的關係。如前幾次所述,作物除了要強化植株體本身的結構性強度外,根系的養護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尤其土溫過高、栽培層的土壤板結、土壤透氣性過低、土壤含水量低於40-50%等種種因素都可以能難以維持作物農藝性狀。所以短期作物的同一畦面連作,也應該要注意到定期作翻土整畦以恢復土壤的團力結構。使用具有助根系發育效果的海藻萃取物等營養更能迅速恢復根系發育活力。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