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每年進入秋分後,是北半球進入短日的一個重要時間點,此時期的白天光週期長度明顯短於夜晚的時間。此時期除了日照時間長短的差異以外,早晚溫差也明顯地的感受得到,如果在天氣好的日間,日溫常常是異常的高,但待時間接近下午時刻,日光照度會慢慢變弱,而氣溫會提早慢慢下降,使得夜間的溫度更加舒適,除了與光週期長短有差異以外,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影響氣候因素即是逐漸增強的東北季風的南下,並且隨著節氣越往冬季,從大陸北方的冷空氣也會逐漸增強,將會影響整個台灣的農業活動。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多雨期間常常容易發生的問題,即是植株根系大量吸水過後,莖部的縱裂情況。因為雨季與作物吸水造成的莖部縱裂問題,除了物理現在以外,另外即是作物營養管理上的問題,造成細胞組織的彈性不佳,大量水分吸入管束組織時,壁壓過高而使得細胞壁破裂的情況。通常在砂質壤土、缺硼與缺鈣的條件下更容易發生,所以在作物的營養管理,三要素的比例配比雖然佔了大多數的因素,但是其他次要元素或微量元素卻可能是造成栽培失敗的重要關鍵,這也符合了水桶理論,而大多數的微量元素更應事先用。
而在其他有益於作物在多雨期間的栽培管理手段上,亦可以利用胺基酸萃取物的營養劑替代有機鹽類的氮素來源,胺基酸營養劑除了可以免除在陰雨天中施用大量無機鹽類氮源,可能造成的徒長與植體組織鬆軟不夠健壯的問題以外,更可以幫助作物對逆境的抵抗能力,有助於根系的發育。而胺基酸營養劑的施用,亦可以配合鉀、硼、鈣等營養元素,配合不同作物的發育情況以及生長所需的施用,例如著果初期,應該注意到硼與鈣素的施與,而鉀與鈣則應該著重在著果後期;也可避免無機鹽氮素過量造成的落果。
為了讓作物在多雨時期或颱風季節的連續陰雨天,可以對抗陰濕的逆境,促進地下部根系的發育或讓根系在輕微損傷時間的恢復能力提高,是有效對抗不同逆境的重要作業。為了讓根系強健,除了在栽培環境上,使土壤團粒結構恢復、土壤透氣性增加等物理層面的改善,使用有助於根系發育的海藻萃取物等營養劑,或各類配方的開根劑等,亦是一種成效極佳的方式之一。但在考慮施用營養劑或化學藥劑作為手段的前提,還是得要徹底的改善栽培環境,方能使所有處裡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而為了避免大雨時期,淹水造成作物根系敗壞,平常的田間管理必須注意畦面、溝與排水系統整理與補強作業,尤其是栽培田的低窪處是否要裝設抽水馬達或排水渠道設置等。而為了因應淹水可能造成的根系敗壞,平常的病害防除,尤其可能因多濕環境可能造成的土壤性病害之防除作業都應該要注意並且實際進行,而為了讓根系對不良環境的耐受性可以提高,土壤應該多增加有機質肥料的施放,有效提高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對於土壤排水性有極佳的幫助,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有助根損傷更新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