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在低溫期間,胺基酸營養劑亦是可以提高作物抗逆境的能力,主要是有多種氨基酸的成分與生物荷爾蒙合成的前驅物或啟動酶,植物荷爾蒙的生成又與植物生長發育能力有很大的關係,舉凡發根、長葉、開花與果實發育都與植物荷爾蒙的生成有極大的關係。而低溫期間除了可以透過高氮素的供給與植物,使其吸收效能較高以外,對於多種台灣常見的亞熱帶或熱帶之果樹作物,可以在低溫特報發布前7天左右,提高鉀肥的供給,若遇到連續低溫又乾旱的氣候下,鉀肥的供給確實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為了提高低溫時期作物對氮元素的攝取,適量的提高氮素的供給是必要的,但是低溫期間若遇到照度較低的氣候,仍然要注意氮肥造成徒長的問題;而氮肥的供給來源,除了一般常見的礦物型氮素以外,生物型氮素來源也是一種極佳的選擇。生物型的氮素來源,即是常見的各種氨基酸營養劑或肥料,尤其是營養劑的使用上,除了可以補充氮素以外,氨基酸因為具有類似生物激素的功能,所以有助低溫期間吸收效能,根系發展的作用。另外透過生物型或礦物型氮素的比例調整,更可以達到最佳氮吸收效力。
而低溫期間,因為作物的生物效應較為緩慢,對於土壤內的礦物營養吸收效果較差,尤其是運移速度較差的鈣、磷與多種微量元素,雖然冬天因為氣溫低,作物因為代謝速度慢,所以在元素缺乏徵狀的產生或發生率通常也比夏季不明顯,而冬季會產生的元素缺乏問題也與夏季有些差異,例如夏季較易缺鎂而冬季較易缺鐵,所以不管是夏季或是冬季的栽培期間,可以透過使用綜合微量元素來預防多種缺乏症狀的發生。而為了提高冬季作物的抗寒能力以及採收後的運輸傷害,可以提高鉀素的施用來提升。
冬天氣溫低,可能造成作物對氮肥的攝取效力降低,而在低溫低照度的栽培期間,又容易因為低照度,造成作物產生徒長的問題;而因為冬季對於南台灣等主要的農業生產地區是旱季,而作物在吸收肥料又需要水分的共同攜伴帶往植物體內,所以冬季的肥料施用上,需注意到水分的供給是否充足,並且為了彌補土壤內肥料由根部吸收的效率下降,可以透過施用葉面肥的方式補充,使得肥料的使用更節省,而利用葉面肥的施用,可以加大作物的整體吸收面積,促進作物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營養,是不可輕忽的管理方式。
而正確的使用亞磷酸,才能使亞磷酸的效力達到最佳效能;不正確的施用方式並無法完全發揮到亞磷酸該有的功能,頂多只是提供肥料磷與鉀素的效能而已。一般使用亞磷酸的方式是利用育苗期間作全株噴灑,或在定植後作全株噴灑作業,並且要掌握每七天一次,連續三次的噴灑間隔,以刺激作物產生防禦能力,幼苗噴灑時,應該注意苗株的齡期至少要達到三枚本葉的階段,而苗株作防護噴灑時不應該把稀釋濃度隨意提高,避免高磷效應造成苗株老化的問題產生,而成株的施用亦可依季節的變化重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