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使用開根劑的效果會因為作物品種、苗株大小、栽培時間與氣候問題而有些不同程度上的差異。而在田間的實作上,開根劑的使用上可以直接將稀釋液作根部灌溉,以直接刺激根系發育,而部分類似產品都額外再附加一些有機添加物質,此類添加物可以增加土壤有益於根圈發育的條件,例如土壤保水性、陽離子交換與微量的礦物元素等,都是可以促進根系發育的條件之一。而開根產品在使用上,會建議直接從在植株定植前,做根系澆灌(浸泡),定植後配合灌溉水的根灌,定植後第7天與第一次追肥混用。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開根劑的使用方式,受到劑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一般繁殖場用的開根(粉)劑,通常是用在扦插繁殖作業時,沾在傷口上促進產生癒傷組織,使根發生。而粉劑使用上較液劑方便,但液劑因為使用上需以浸泡的方式使插穗從切口處吸收,效果較優於粉劑。而苗株移植後的健化作業則是以液劑為主,而健化作業用的發根劑或相關產品通常內含物也都是與繁殖用開根劑大同小異,或者使用具有生物激素效果的萃取物,在調和過的配方劑型經由稀釋後,可於種植前於苗圃全區噴灑,並於定植後再噴灑一次即可。
栽培田在整地完後的做畦作業,應該就作物的種類作不同的選擇,例如高度與寬度的差異都應該依照作物的種類、栽培田的土壤物化性與當季氣候的型態做機動性的抉擇,並不是一成不變。當苗株種植下去後,應該馬上進行田間的整體灌溉,以減緩作物的乾旱逆境,而澆灌後土壤濕潤可以使土壤的物化作用開始反應。而定植後的苗株可以選擇具有開根效果的營養劑作全面施用一至二回,有助於作物對栽培田環境的適應性,尤其是在苗株的健化過程中,善加利用開根劑或相關營養劑,對苗株育成率是有正面幫助。
選定適當的目標生產品種後,再來就是栽培施作方式的確定。施作方式的選擇常常與田間現有的可用資源有關,例如栽培田的所在地理位置的狀況、設施的設置上的到位程度等,通常可以選擇的施作方式都在這些大條件下的可做隨機性修正與改變。而為了讓耕地使用的永續性,建議在進行翻耕作畦作業前,仍然建議施用有機肥料來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對於耕地的活性與多種對作物生長發育有益處的物理化學性質都有提升的作用,尤其對於土壤團粒結構的生成與離子交換能力都有實質上的幫助。
生產規劃包括了,耕地土壤物化的檢測、適當季節的目標作物品種或品系,品系挑選正確對於後續的栽培管理之成功與否關係重大,舉如對土壤酸鹼性的不同耐受性、對當時氣候的冷熱耐受性、對於乾旱或雨季不同時期的栽培適應性或對土壤電導度高低的適應性等,所以適地適種的意義就在於挑選適當的品系去對應當地適宜的氣候或土壤物化型態。而另一方面則是生產規劃是依照整體栽培時間與氣候型態挑選早生或晚生品種,主要是在於一般的水田區或連續採收型的作物上的裏作或促成栽培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