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所以為了改善因為氮素在使用的過程中所造成的一些不適作用的產生,所以從改善氮源供給量的營養管理手段著手開始是比較實用的;而相對的氮素除了降低使用量以外,仍必須供給足夠的鈣元素與鉀肥;鉀肥有助於蔬菜質地較為強健,並且有助於根系發育,鉀有助於植體內多醣體的累積,因而對短暫的缺水乾旱與短期寒流的寒害等逆境有抗性;鈣肥則可以促進葉細胞壁的生成促進植體堅固性,並且對於高溫時期或葉子較大的蔬菜品種因為蒸散作用與營養生長旺盛造成的葉頂燒問題有預防與降低發生。
[全農肥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http://www.agriall.com.tw/
[全農肥料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griallnews.com.tw/
蔬菜栽培期間,需要足夠的氮素是一般栽培者所知道的,持續的供給氮源給予作物,可以讓蔬菜的品質優於未補充者,主要在於蔬菜的食用部分為整體的綠色營養器官-葉子, 所以氮源的供給與施用已經成了影響蔬菜作物生長發育以及品質上的重要環節,但是過分的供給氮素,卻可能造成蔬菜的多種影響,例如葉片質地變薄、葉肉細胞較為鬆散且表皮角質堆積不足等,而造成了葉片的硬度不足,易受到外在的機械性創傷而產生植株體破損;而表皮也因為具保護性的角質層過薄而容易感病,而使得抗病性降低。
穴盤苗是蔬菜常見的育苗型態,穴盤苗因為單株獨立、移植成活率高等多種優點,所以普遍的應用於各類園藝作物,在蔬菜上則是常見於各類葉菜類、茄科、葫蘆科等蔬菜;穴盤苗定植,應該要注意盡速澆水,讓苗株土團與栽培田的土壤密合度提高,有助於苗株新生根系的發育,酌量提高氮、磷素的比例,以促進苗株根系發育以及新葉的生長發育,而栽培田在定植前可以視土壤理化性質,斟酌使用有機肥(腹內肥)、化學顆粒肥等作為基礎肥,以保護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可以持續從根系得到所需養分。
連續栽培的蔬菜田,為了持續且維持栽培田的效力,通常可以使用顆粒緩效肥與液體稀釋肥料(即溶速效肥料)等搭配使用,並且為了避免產生連作所造成的營養缺乏症,應該搭配綜合微量元素的施用。而因應不同的作物也必須酌量使用特定的肥料,例如栽培根莖類蔬菜應該注意需補充硼素,以避免產生因為缺肥的莖裂,葉菜類在中後期應該要注意鈣的補給,並且注意因為缺鎂所造成的黃化現象,低溫期間或者因為土壤酸鹼度的影響造成的鐵元素缺乏症等;但仍應定期翻土重新作畦,以維持土壤團粒結構。
蔬菜的栽培季節短,而且隨著歲時輪替,在不同的季節各有其適應風土的品種,所以蔬菜一年四季的工作都是掌握在短期、高產、高品質的作業上,尤其是短期葉菜類,大約在21-45天左右即可以達到一個週期的替換,尤其是夏季蕹菜栽培可能更快,從播種到採收約在14-18天左右即一個栽培期,所以輪替速度快,栽培管理上也需在短時間內達到最大效益;一般蔬菜的栽培田,除了作為冬季裏作者,或是結球類蔬菜,一般短期蔬菜都會連續栽培在同一畦面鮮少再作翻土,以方便連續栽培、採收的經濟效益。